查看原文
其他

信物百年 | 朝鲜战场的铁钩,擎起“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每日学党史(53)

全国计划会议

1992年12月14日至18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计划会议。这次会议改变了过去偏重于定指标、分投资、分物资的做法,重点放在正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与明年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市场环境,合理确定宏观经济目标、发展重点和重大建设项目,以及相应的方针政策和改革措施,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市场的健康运行。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推出百集微纪录片《信物百年》,以“红色信物”为切入点,由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100家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负责人介绍企业的传家宝,以小见大,以物证史,揭开企业澎湃发展历程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见人、见物、见精神,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今天,为您分享《信物百年》第十集《清川江大桥上的铁钩》,听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建平讲述一个抗美援朝战火锻造出来的铁钩,是如何铸造“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挺起共和国的钢铁脊梁的故事。


这是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钩↑
它的主人
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
铁道兵“登高英雄”杨连第
要了解他的故事
时间要调回到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时期

 
前方战事吃紧!
“叫杨连第来!”

1951年5月,美军实施“绞杀战”,妄图不惜一切代价切断志愿军运输线。1951年7月,清川江大桥被炸断。桥后方,92列火车的军用物资被滞留江边,随时可能被发现后炸毁。桥前方,前线作战部队存粮最多只够三四天,弹药也即将打光,如果物资跟不上,后果不堪设想。
情况万分危急!军队领导打电话“叫杨连第来”!上级命令杨连第所在的铁道兵部队必须在8天内修复清川江大桥。

军队领导电话中提到的杨连第
正是清川江大桥铁钩的主人

杨连第(1919-1952)194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为保证进军西北,在抢修陇海铁路8号桥施工中,他徒手攀上45米高的桥墩,仅以一块木板作掩护,连续实施爆破百余次,使大桥提前20天通车,立大功一次,获"登高英雄"称号。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抗美援朝前线。
杨连第与战友们连夜蹚水侦察水情,摸清了美军飞机空袭的规律,提出利用空袭间隙抢修的想法,只两夜一天就搭成了一座人行浮桥。第4天下午,战士们在桥墩基础上搭起一座用7000根枕木组成的枕木垛,以代替桥墩矗立在江面上。最重要的架梁工作准备开始了,工程即将完工。
然而,一场罕见的暴风雨暴发了。一天之内,江水竟然暴涨6米。凶猛的洪水把新搭的吊桥和枕木垛连根端走了!连沉在江中重30吨的钢梁,也被洪水冲出了2里多地,运输再次中断!原计划用8天完成的任务,只剩4天了。
杨连第彻夜难眠。在敌机的交替轰炸间隙里,他攀上最难修的三号桥墩,看着上面炸损的一截截钢轨,想到了钢轨架浮桥的新办法,即使美军的重型B29轰炸机也很难再炸倒!
在滔天洪水和敌机的不间断轰炸中,杨连弟拿着铁钩冲在队伍最前端。他将钢轨推下水,骑在上面,腰里缠上铁丝,将铁钩绑在长杆顶端,挂在远处的钢轨上,用钳子一根根绑架固定。
铁钩,钢丝,长杆,钳子,当年铁道兵标配的工具如此简陋,却无比重要。铁道兵就像这铁钩一样,简单而重要,朴实而坚强,却总是在最危险的地方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杨连第带着战友们连夜奋战,先后搭浮桥12次,创造出修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钢轨架浮桥,最终使中断的清川江大桥提前胜利通车。
1952年,杨连第(右2)带领部队抢修东清川江大桥
修了炸,炸了修。铁道兵战士们根本来不及躲避敌人投放的炸弹,然而意外就这样发生了,1952年,我们的英雄重返清川江大桥战场的时候,却被炸弹击中头部,不幸壮烈牺牲。当杨连第烈士的灵柩运回祖国的时候,一起归来的,还有这把“登高英雄”生前用过的铁钩。

无穷智慧和铁钩般的钢铁意志
筑成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据不完全统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铁道兵团共抢修桥梁2294座次,延长128公里;抢修便桥便线延长127公里;抢修线路14691处次,延长1003公里;抢修隧道122座次;抢修车站3648处次,延长161公里;抢修通信线路20994条公里;新建铁路212.86公里,创造了“人在路在、人在桥在、国在家在山河在”的奇迹,以血肉之躯和顽强意志创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在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铁道兵部队共有1481人牺牲、2989人负伤,荣立一、二、三等功12100人,集体二等功单位20个。其中特等功和一级战斗英雄1人、一等功和二级战斗英雄10人、一等功和二级模范1人。如果说,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柄利刃,那么保障后勤运输的铁道部队,就是支持利刃发挥全部战力的刀柄,许许多多像杨连第一样的人,在战场上创造了不朽的功勋。

铁道兵战士《朝鲜战地日记》视频

把光荣留在百岭川桥上
保证上甘岭战役胜利

1952年2月9日起,连续76天,铁一师第一桥梁团三营九连坚守的百岭川大桥遭到轰炸26次,美军投下炸弹7000多枚,累计炸断桥梁34孔,炸得河水改道,石山削矮,全连先后遭轰炸扫射及定时炸弹爆炸伤亡99人,只有40多人未受过伤。在这样极端残酷的斗争中,全体指战员提出“人在桥就在,人在桥就通,把光荣留在百岭川桥上”的战斗口号,坚持做到随炸随修、再炸再修,使这座咽喉地带的桥梁始终保持断续通车,使志愿军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向前方,保证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鲜血浸染过的枕木与道砟
却只为保护列车安全
1953年,朝鲜战场上“绞杀”与“反绞杀”斗争正烈。2月8日晚,铁二师二十二线路团十一连副连长袁孝文巡道时,发现美机在铁路上空盘旋后投下几十颗炸弹,便迅速奔向被炸地点侦察。突然一颗母弹在他的右腿下爆炸。当他苏醒时,发现右腿膝盖以下被炸断,可他仍顽强地用左腿继续向前爬行,前进百米后又触响一颗母弹,左腿也被炸断。再次苏醒后,想到线路右侧还没侦察,于是他滚到路基右侧,用双手支撑身子,拖着被炸断的双腿继续向前……他坚持爬行300多米,这时侦察班战友赶到对他进行抢救,袁孝文却说,“不要管我,赶快去设置响墩”,最终确保了军列安全通过。袁孝文最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壮烈牺牲,铁道兵团授予他“二级英雄”称号,并将其生前所在班组命名为“袁孝文班”。
敌人趁水打劫
我们人在铁道就在
1951年7、8月份,朝鲜境内遭到40多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洪水对铁路的破坏面广、时间集中、毁坏严重,据史料记载,冲毁的桥梁是同期敌机炸毁量的2.58倍,给铁道兵部队抢修和生活带来极大困难。敌人“趁水打劫”,变本加厉,集中对未被冲毁的铁路重点目标进行狂轰乱炸。“人在铁道在”,铁三师全体战士不畏艰险,众志成城,边抢修边打捞材料,昼夜突击,经常连续劳作12小时以上,同时还要智斗敌军,经过46天的艰苦搏斗,最终战胜洪灾,将冲毁和炸毁的铁路建筑物全部修复。因执行抗洪任务成绩突出,铁三师分别被全国劳动模范大会和铁道兵团司令部授予锦旗一面。
打不烂,炸不断的英雄桥

1951年8月,东大同江正桥遭毁灭性轰炸。铁道兵团限期9天抢通。铁四师于9月1日19时开始抢修,起用落水钢梁,移正位移钢梁,采用架设5片26米跨度的单层军用梁,以顶牛通车的办法争取时间,经八昼夜按期抢通。东大同江桥始终是敌机夜间轰炸的主要目标。1951年11月至1952年2月间,每隔三、五夜必遭轰炸。铁四师四团提出“三日准备,一日抢修”的口号,命一营固守大桥,平时预制成品,简化抢修过程。在桥两端各备一台架桥机。抢修中实行专业分工,流水作业,抢修效率由每小时1.4米提高到3.74米,保证了大同江桥在敌机25次轰炸中始终保持畅通。
“炸药王”扬威殷龟线

铁五师、铁六师入朝期间共抢修铁路78公里,在抢修殷山至龟城铁路龟城至价川期间,面对严寒冻土等困难,广泛发动战士智慧,在完成龟殷线近70万立方米石方任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等功臣、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胸章获得者、铁六师十六团五连连长赵鸿钧总结出“放拐炮”经验,他所在的五连担任限期完成7000余立方米石方的任务。他和班排长们共同研究一致认为,要想任务完成的快,关键是要放好炮。在他的实验下,发现当炮孔挖到3分米深时,拐一个直角弯再打进8分米,不仅炮口堵得严,而且能充分发挥炸药威力。通过这个方法,他创造了每公斤炸药炸石头17.4立方米的纪录,光五连就节约炸药1000多公斤。
万里长城一样雄伟的铁路

1953年5月,在提前25天光荣完成龟殷线价殷段24.73公里抢建任务后,铁十一师又受命承担起新建德(川)至八(院面)铁路中最艰巨的9.28公里。其中由三十一团一营担负的30.08米高填方工程是全线重点,含高填土石方10.5万立方米,深挖方1.8万立方米,单体工程任务量巨大,在当时敌机轰炸、机械设备损毁严重的情况下,施工极度困难。战士们实行三班日夜轮流作业,人歇机器不停,钻研机械联合作业办法,并就地取材,自主创造了滑板运土、个人量方、自动装土木槽等简易工具和方法提高工效,创造了每日运石396立方米的最高纪录。1954年3月12日,工程提前18天竣工,金日成首相在参观高填方时高度赞扬指战员的勤劳勇敢和快速施工,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卫远东及世界和平,在朝鲜国土修建起像万里长城一样雄伟的铁路。”
最坚决的铺路人

铁道兵团直属独立团的任务是修复大宁江桥、抢建青江便线便桥和定州车站等。在抢修大宁江桥过程中,敌机上午炸,直属独立团就下午修,敌机下午炸,他们夜里修;正桥断了,他们就修便桥,保障后方物资源源不断送上战场。美国媒体感叹:“美国和其他盟军的飞机一直在轰炸共产党的运输系统,但他们仍有火车在行驶……坦白地说,他们是世界上最坚决的建设铁路的人。”轰炸不见效,美军又换了一种方式——投掷细菌弹,许多战士因此染上斑疹伤寒,这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让许多战士死的死、昏迷的昏迷。但这依然阻挡不了战士们抢修铁路、恢复交通的决心,他们用“身体”铺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修复大宁江桥、抢建青江便线便桥等任务,保证了战时军运的需要。
激战无名川

1953年元月,铁道兵团相继完成龟城至价川、龟城至殷山、价川至大成里铁路抢修工作后,于7月15日起承担龟城至泰川铁路抢修重任。敌人在3个多月里,对该段管区轰炸720架次,投弹540枚,机枪扫射更是家常便饭,造成铁路干线、枢纽和桥梁反复严重损毁。全体将士迎难而上,在重点桥梁和区段构筑防空设施,架设通信网络,预制好排架和工字梁。敌机轰炸后立即冲到现场抢修。他们还采用护轮轨拆除、护木分孔锯断、鱼尾板螺丝昼拆夜装等方法,使炸弹破坏减至最小,做到随炸随修,保证线路畅通。一天,大宁江两座桥梁被同时炸毁。师团率3个连兵力赶赴现场,全体跳入江中抢修。敌机不停地轮番轰炸和扫射:炸弹在江中炸起冲天水柱,机枪打得钢轨火星四溅……战士们置生死于度外,整整奋战了11天,终于抢通了这两座桥梁。他们与守护百岭川大桥的铁一师等师团的英勇故事,被改编为小说、电影《激战无名川》,他们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立下卓越功勋!
冰与火之歌

1953年2月4日开始,铁十师负责龟殷铁路价川至殷山段16.778公里的修建任务。初期,由于缺乏挖冻土的经验,边挖边冻,平均工效每人每天仅0.5立方米。铁十师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创造了多种开挖冻土的方法,使工效提高到2.3立方米以上。广大指战员不顾敌机轰炸和零下20多度的严寒,在冰天雪地中除下皮衣,脱掉棉衣,甩开膀子挥动铁镐铁锹、铁锤钢钎、撬棍钉耙,加班加点突击施工。很多同志负伤不下火线,黑夜打炮眼,因防空不能照明,就在钢钎上缠上白毛巾,摸黑作业。桥梁施工部队在没有防护服的情况下,轮流在冰水中坚持施工。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提前25天修通。彭德怀司令员发电嘉奖:“这条铁路的修建,不仅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也有其重大的经济意义。” 
后来呀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这支传奇的队伍回到国内
参与了新中国铁路建设初期
半数以上的铁路主干线修筑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
风餐露宿,沐雨栉风
为祖国建设了52条钢铁大道
被人民誉为“祖国铁路建设的突击队”

1984年他们脱下军装
化身演变成为今天的基建狂魔之一
中国铁建



他们打造了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三大奇迹之一的成昆铁路让中国挺进联合国的坦赞铁路新中国四大世纪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世界高铁集大成者的京沪高铁世界首条商业磁浮运营线上海磁悬浮“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联合公报中排名首位的亚吉铁路2022年世界杯主体育场等无数世界级工程......
他们用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第一条重载铁路、第一条地铁、第一条高速公路、最长铁路隧道、最长跨海大桥、雄安第一标,中国在海外建设的第一条高铁、第一条跨国铁路、第一条中国标准铁路、第一条全产业链输出铁路等无数个标签,代表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品质,凝聚成前进道路上的中国力量。
节目播出后各地员工纷纷收看热议,反响热烈

中铁地产集团在全国40多个城市的商业体、社区1800多块大小屏幕同步播放视频。


5月24日晚,中铁十一局集团一公司南玉铁路项目组织杨连第队全队职工收看纪录片。


5月24日晚,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公司承建的济南轨道交通4号线06工区项目党支部党员群众一起收看节目。

中铁十二局集团郑万高铁四分部“铁二代”王太生(左二)和同事围挤在办公室格子间,自发收看央视“百年信物 清川江大桥上的铁钩”专题节目,与老职工一起边看边议,感受信物背后的辉煌铁路建设传奇。

中国铁建大桥局临猗黄河大桥项目收看栏目。

中铁十八局集团贵南高铁广西段项目部组织职工观看《信物百年》,聆听铁道兵故事。

中铁十九局集团深圳项目组织收看《信物百年》。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讲的那样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
面对各种阻力压力
中国人民总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总能展现大智大勇
锐意开拓进取
“杀出一条血路”!




来源:中国铁建官微

主办:中铁十八局集团党委工作部(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近期热文,欢迎回顾!👇👇👇

 今晚10点央视2套,感受一把铁钩背后的铁道兵精神

 双捷报!昆明轨道交通五号线“翠五区间”双线贯通、全线唯一一座四层车站主体结构封顶

 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时 | 一公司党委: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答好为民服务的时代之卷

 集团公司党委举办2021年度第一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